在重师校园,你是否遇见过一个亲切温和、谦谦君子般的老师,他便是贝博BB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系主任余鹏教授。作为学者,他为科研事业添砖加瓦;作为师者,他教书育人孜孜不倦。从学术钻研到教学授业,余鹏始终开拓创新,躬耕不辍。
洞悉物理,宁静致远
在余鹏看来,“物理学是万物之理,是关于大自然和宇宙的哲学,是揭示和阐释物质基本属性和构成、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。”二十二年前的他从陕西省渭南市来到重庆,开始扎根物理专业,在重庆大学度过他的本科生涯。2003至2008年求学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,获理学博士学位,之后在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。2010年9月来到贝博BB工作,同年被破格评为教授。2016至2017年在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。他做到了他人口中“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”。
物理是神奇的,学习是纯粹的。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余鹏告诉记者,他只是认认真真地学好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,用心体会物理学的奥妙。
坚守责任,探索未知
“努力探索未知,使学而有所用,无愧于先贤开创的知识体系和教师这个职业。”他一直践行着内心的信念和理想。17项各类科研项目的主持,80余篇SCI检索论文的发表,2000余次他人引用,其中被顶级期刊和权威评论引用超过100次, 个人H因子达到23,拥有11项国家发明专利,都是成就斐然的印证。重庆市英才计划-创新领军人才、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、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、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—青年拔尖人才、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……这些人才称号更是荣誉昭彰的证明。他却说:“这些只能代表过去的一点小成绩,以后还得继续努力,科学探索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。”
从最初懵懂的科研“小白”,到后来能够熟练掌握微观结构、热力学等精密测试仪器并自主搭建仪器测试平台的科研“老手”;从只是一个应用物理学专业毕业的普通大学生,到如今与非晶态物理、金属玻璃、磁热性能等专业性领域紧密挂钩的科研人才。对未知物理问题、完整范式的不断探索,他相信坚持下去总有收获。
耕耘教育,赤心奉献
余鹏从教近十年,他一直为地方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科研人才和技术骨干努力着。来到重师,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,他搭建起科研平台,建立了科研团队,集中精力在非晶态合金、先进金属材料、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、磁热性能等领域开拓创新。他希望通过努力为非晶态物理领域添砖加瓦,让学校的凝聚态物理研究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。他像一位探路者,付出汗水与时间,执着前行。
“教学与科研并重,传道受业,育人成才本身就是一个很光荣和有意义的过程。”余鹏经常将自己的科研经历、在实验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启发融入课堂分享给学生们,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和思维空间。因材施教,诲人不倦更是余鹏的教学理念。“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和学习方式,作为一名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,因材施教非常重要。”正是他倾力亲为、不分昼夜的教学工作,十年间指导的本科学生有25人考取研究生,研究生中有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。余鹏还带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和各种竞赛,获得市级项目和奖项3项,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发表A类以上论文12篇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。
“育人成才固然重要,但教师应首先正身立德,行为世范。”读博期间的导师这样教导余鹏,成为了他日后的标杆。余鹏因此以身作则,不仅严谨、勤勉、求实于自己的科研,也如此要求身边的学生。2019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专业研究生陈棋鑫在受访时说到,“余老师是一个对待学术非常严谨,对待学生非常和蔼,对待生活非常向上的人。我觉得对我人生影响很大,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。”在余鹏看来,科研工作者不仅要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,还要把优良的科研精神传承下去。
余鹏是抱赤心以探索的英才学者,是燃赤心以奉献的良师益友。做对社会有用的研究、做前沿的物理研究便是他的初心。在物理世界悟得科学和人生的真谛,便是他平淡而充实的幸福所在。